星期六晚上,我們在 Excelsior 34 樓的 ToTT's 餐廳裡。
燈光營造了夜光情調,藍色的室內裝潢、桌椅和餐具配合著英文歌曲的背景音樂。落地玻璃窗外的香港夜景,像點點發光的星火,很迷人。
8 人的桌上有 House Wine 和葡萄酒酒杯。我輕輕地搖動酒杯,白葡萄酒在酒杯內旋動,香氣慢慢地揮發出來,溶化在藍色的氣氛中。那夜,physically、mentally 或是 emotionally,大家都醉了。
我以為我對酒的抵抗能力還不錯。天亮來臨之前,我還很清醒。回家後,深深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只是腦裡不停在轉動,一直睡不著。我在床上斷斷續續半醒半睡了 18 小時,頭依然在痛胸口依然感覺悶。
今天,向公司請假了。
早上 10 時多,我依然躺在床上,眼光光地望著天花。開始想起那夜說過的話,和那齣關於希望 vs 絕望的電影。同樣透過 Google 找到了《Lilya 4-Ever》。是 2002 年瑞典電影,曾經在瑞典金甲蟲獎和歐洲電影獎榮獲多個獎項。
故事的開端是 16 歲的 Lilya 在逃亡,在行人天橋上跑著。Lilya 環顧四周,一個無表情的瑞典城市,腦裡開始浮現被人毒打、被禁錮和被逼賣淫的片段。
Lilya 住在前蘇聯一個不知名的小鎮。那個時候的前蘇聯極為貧困,生活就像在一個被遺忘的世代,前景一片黯淡。她沒有見過在軍隊工作的爸爸,媽媽也跟隨新男友到美國定居,好友出賣她求財... 一夜之間,她失去了親人和朋友。經過多次被出賣,Lilya 明白必須透過自己的身體賺取金錢才能生活下去。直至她遇上她的男朋友 Andrei,生命好像有了轉機。Andrei 很疼她,又介紹她到瑞典工作,讓她離開黑暗去過新的生活。
Lilya 本來抱著重獲自由的希望到了瑞典,Andrei 卻失蹤了。她被安排在一間公寓裡居住。屋主對拉皮條有特殊喜好,將她強姦和禁錮,然後迫她接客替他賺錢。一天她成功地逃離那公寓。在天使的呼喚下,最後 Lilya 選擇了死亡,從天橋上跳下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Lilya 的故事是個悲劇。但我相信這齣電影的真實性。當年的歐洲各國中很有可能有不少類似的情況。中文譯名《永遠的微笑》,真的很諷刺。
有不少人不喜歡看這類型作品。他們喜歡快樂,選擇看些美麗而較正常的。但我還是會去尋找這類揭示社會陰暗面的小說和電影。
我不是刻意讓自己難過。無疑,世上有太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我們不可能每一種情況都經歷一次,然後再為它找一個合適的答案。透過別人的創作,可以擴闊自己的眼界和包容度。而且沒有比較,就不會知道幸福是什麼。
突然,想起了柬埔寨女孩的微笑,多麼的天真無邪。

寄語
願每個角落的笑容,永遠那樣
彷如冬日的陽光
31.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