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8 February 2011

洗碗碟機與棉被

星期一。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81 % 心情指數 68

晚飯之後,我將收拾好的碗碟放進廚房的洗碗盆裡,然後拿起一隻碟將少量洗潔精倒在上面。

「讓我來吧。」剛走進來的媽媽說。
「沒關係,不要緊。」我說。說真的,除了蒙上一層油污的鑊外,我並不討厭洗碗。今晚沒有用過鑊來炒菜。
「近來工作辛苦嗎?」
「還可以,只是辦公時間有點趕,趕得令人有點累。」我若無其事地說。我邊拿起另一隻碟將少量洗潔精倒在上面,邊跟她說一個關於洗碗碟機的故事。

工作的地方有一部洗碗碟機,一直都是用它來將用過的碗筷杯碟洗乾淨。洗過的東西光以這實用性來說,算是很不錯的。

直至一個下午,我在茶水間沖咖啡時,訊息傳來了。我看到訊息時,也想過簡單回應它算了。因為訊息的指示有點天馬行空,而且一直以來處理的程序也是這樣。不過我還是拿著斟滿熱咖啡的保溫杯走回坐位,仔細想想可行性。

訊息的內容是這樣的:
「天氣開始回暖,穿過的衣物容易有一股汗味。因為資源和資金不足,暫時無法添置一部有洗衣功能的洗衣機,更不可能聘請一名家務助理去處理洗衫的事。但為了提升工作環境,請嘗試用洗碗碟機來洗衫。」

用洗碗碟機來洗衫?我一面喝著咖啡一面想。我嘗試理解那個訊息到底想怎樣。非常新穎的提議。最後我還是作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嘗試,將幾件有污漬的棉質衛生衣放進洗碗碟機,然後加入少量的洗衣粉和漂白劑。洗碗時間我選擇了六十分鐘。

一個小時後我將洗過的衛生衣拿出來。雖然算不上是像新買的一樣,但看上去明顯比沒有洗過的白淨。我將這個結果放進回覆訊息然後發送出去。

兩天後,第二個訊息傳來了,內容是這樣的:
「洗衫的任務是完成了。但有衛生衣清洗得不夠全面,袖口的部份出現了些霉點,要多加注意。根據上次的經驗,事情不是不可能的。請找辦法用洗碗碟機去洗棉被,如果可以找到乾衣的方法會更好。」

還要繼續嗎?坦白說,衣服洗得不夠乾淨是正常的。我想當天研製洗碗碟機的科學家和廠商大概沒有想過洗碗碟機可以代替洗衣機吧。頭腦一混亂起來,我就會不停喝咖啡,結果過去星期一至五,前後喝了共十三杯五款不同類別的咖啡。不過,我還是想了一個方法將這個提議執行了。

自問也算是盡力 get my job done 了。今天亦暫時沒有收到任何不滿意的聲音。然而我始終覺得,長遠來說買一部性能好的獨立式洗衣機是有需要的。

寄語
舊毛病又發作,近來
真的累了

28.02.2011

Thursday, 24 February 2011

人生的 127 小時

星期四。溫度 17 °C 相對濕度 74 % 心情指數 67

第 83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在月尾舉行。趁結果公佈前,我到了電影院看其中一部被視為大熱之選的《127 Hours》。

故事改編自真實自傳《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講述 27 歲的攀山好手 Aron 一個人在攀登峽谷時發生了可怕的意外,右手前臂被巨石壓住,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峽谷風光依舊宜人,但 Aron 卻被困在石隙間無法脫身。在被困的五天裡,時間過得特別漫長。他回憶起在清泉中跟兩名女孩子嬉戲的快樂時光;也想起了當天沒有接聽家人的來電和前女朋友哭著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他因為意識到自己從前的過份自我和沒有責任心而感到後悔。疲勞間他一次又一次幻想自己能夠成功脫險,但無法脫險的事實擺在眼前。Aron 明白他必要離開這個地方。為了生存,他終於用小刀把自己的前臂割掉,結束了 127 小時的困境。

拍攝這部電影難度非常高。故事十分簡單,電影元素大部份時間也只是男主角和石頭。能夠將簡單拍出有深度而沒有冷場,確實顯示了導演和編劇的深厚功力。難怪獲得了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男主角等六項提名。



There is no force on eart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ll to live 

不少影評說,這電影最好看的地方 Aron 堅強的求生意志。身陷絕境時,他沒有被負面情緒影響,反而積極地去尋求解決方法。只要 don't give up,do not give up。

當大家都在表揚 the power of the human mind 原來可以如此強大時,我卻想起 Aron 懷念起家人和愛人的部份。不竟我們生活在群體裡,除了個人的信念,別人給自己的支持和關懷是很重要值得珍惜的。

想起一首很喜歡的關於人生的詩:
 
Life is like a journey, taken on a train
With a pair of travelers at each windowpane.
I may sit beside you all the journey through,
Or I may sit elsewhere, never knowing you.
But if fate should make me sit by your side,
Let's be pleasant travelers; it's so short a ride.

我們都很幸運,人生不只是 127 小時。試想想,假如 Aron 的故事發生在我身上,最想念的會是誰?撥個電話或寄個短訊表達你的關愛吧。因為一切都不是必然。

寄語
旅途有太多無法預計和控制的事
只要答應自己,不要停在腐敗裡
明白就是

24.02.2011

Monday, 21 February 2011

夕陽

星期一。溫度 15 °C 相對濕度 74 % 心情指數 67

當我正在聽著《Killing Me Softly》寫日誌時,有人跟我說起朋友的故事。

男生總是不明白女生的心事,這是許多人說過的事。正如女生很難去理解男生的思想模式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麼奇怪,因為男和女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物種,來自兩個不同的星球。

雖然不能算是什麼專家,但對於感受生活的能力還不錯,別人的心理狀態也算可以理解。在這個二十一世紀八十後年代,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是港女來的。在充斥著名牌和物質的麥田中也站著不少很純很好的女孩子。

女生需要的是什麼?
她不在乎你有沒有錢 / 長得有多有型多受歡迎 / 送的禮物有多名貴 / 可以分享你的快樂 / 現在的狀況怎樣;
她在乎的是你會不會發奮向上 / 能不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 會不會花心思給她驚喜 / 能不能理解和分擔你的憂愁 / 能不能讓她看到兩個人的未來。

如果無法感受到你的重視和愛,女生很容易就那樣產生不安的情緒,一直向負面的洞穴鑽進去直至無法承受,最後爆發出來。

我喜歡模倣你拿著相機看夕陽
以為你看見的我就能感受到
以為夕陽存在就是你的存在
以為我就能跟你一起存在

我喜歡站在你拿著相機的位置看你
以為彩色的晚霞與你顏色相同
以為一隻天上的飛鳥衝進海裡變成了魚
以為我正看著一片彩色的夢

我喜歡站在你的位置看彩色的夢
以為你是天空又是海洋廣闊
以為我是飛鳥或是魚
以為我就能一直活在彩色的夢裡

看著你
看著你正站在你的位置
拿著相機看夕陽

我有種感覺
看著夕陽很美麗很近
看著你很迷人卻
很遠



每個女生也有不安的情緒,只是份量多少和表現方式不一樣。當然男生也有機會有不安的情緒,不過我想女生比較容易胡思亂想和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
 
如果可以的話,請慷慨一點,送給身邊人多點關心和信心,令她 / 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有多重要吧。

寄語
忽然之間,惦念起某個周末的日落
伸向無拘束的海洋
多麼令人嚮往 

21.02.2011

Friday, 18 February 2011

生命色彩

星期四。溫度 17 °C 相對濕度 75 % 心情指數 68

元宵之夜我到了 HKU Space 出席了一個形象講座。

對自己的外貌沒有太大不滿意。雖然不能算是令人一見難忘的形象,但基本的衣著打扮還是懂得的。當天報名純粹因為好奇,想知道這個名為「行政、高管、優皮族 - 形象起革命」的專業形象講座有多把炮。

時代的進步令人愈來愈注重個人形象。不少人相信好的專業形象管理會找到成功的方向。它可以建立獨特的個人魅力和提升自我價值,對社交和事業發展有幫助。

在講座裡,專家提到 Colour Analysis 和形象的關係。Colour Analysis 也叫做 Skin-tone Colour Matching,是一個尋找顏色的過程。顧名思義是去尋找配合自己眼睛、頭髮和皮膚的顏色的衣服和化妝品色系。知道了自己的顏色後,就可以容易地計劃和整理衣櫃和化妝桌。

與人拉上關係的顏色有 60 種以上,而比較為人熟悉的是「季節性色彩分析法」,即將不同的人分為春、夏、秋、冬四個類別,每一類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色系。一般來說,屬於夏天和冬天的人比較適合冷色為主調的藍色和灰色;而屬於春天和秋天的人穿暖色為主調的黃色、紅色或金色,看上去會更好看。

穿上好看的色彩,好像特別為自己的生命畫一幅油畫,更有風格和吸引力。



再一次翻閱奧修的《生命的遊戲》。的確,發人心醒。我感受到那份對生命的呼喚:

生命意味著豐富、富有──在每一個可能的層面都是如此。...

富有意味什麼?就是要使生活變得越來越可以享受,越來越可愛,越來越舒服,越來越奢華。

那些不知道偉大的音樂世界的人是貧窮的,他錯過了生命中最偉大的奢華之一。不知道如何享受畢卡索或梵谷的人不知道任何關於顏色的事。如果他無法享受達文西,他怎麼能夠享受日出或日落?有無數的人繼續生活,他們從來不去看日出,也從來不停下來看日落,以及落日所留在天空中的所有顏色。 

生活只能意味著一件事:過著多層面的生活──包括音樂、詩、繪畫和雕塑... 但這一切都是奢華。

好看的色彩,並不只是為了透過色彩的豔麗來突出自己,而是為了讓這些色彩可以互相配合,令自己先天生命的色彩盡量地發揮出來。這才是生活。

塑造一個更美好的自己,是一種奢華。這樣的奢華,我願意。

寄語
尋找合適的生命色彩
流露出
個人的魅力

17.02.2011

Sunday, 13 February 2011

收藏家

星期日。溫度 12 °C 相對濕度 92 % 心情指數 67

星期天下午一點銅鑼灣下著毛毛雨,車道和行人道擠得水洩不通。我沒有帶傘,抱著包包在街道兩旁店舖的簷蓬下跑來跑去,然後鑽上了商務印書館。這次我是想找陳慧的《拾香紀》。

陳慧的書呢?我在香港文學的書架前由上到下左至右看了十分鐘。找不到陳慧的名字。終於我在流行小說的書架,放著梁望峰和倪震的書的下層找到了她的書。商務印書館真的很商業化,想不到陳慧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小說作家。超創新了吧。

我拿起《拾香紀》,已經第十一版了。第一次看是在大學三年級的暑假。一天我返回城大,順道找曾經教我中文的講師。我請她推介好書。她從書架裡拿出一本封面寫著「【拾香紀】1974 ~ 1996」的書。她說,這本書寫的是一個與香港歷史緊密相連的家族故事,你會喜歡的,借給你看。當時的是第六版。之後我也看過她的其他作品,可是始終覺得《拾香紀》是陳慧寫得最好的一部。看來有這種感覺的不只是我一個。



昨天到深水埗參加了探訪獨居長者的義工活動。十三個人被分成五組,每組去探訪三戶住在公型屋邨的老友記。巧妙地我組被安排去探訪的三位都是婆婆。

十一時半我們到了最後一個要探訪的婆婆的家。我按了門鈴,一個半黑半白頭髮的女士出來開門。小個子,大概七十五六歲,看來很精神生活蠻快樂的樣子。她以微笑的眼神歡迎我們。

婆婆邀請我們進到屋裡坐。進去後,只見屋裡堆放了大量雜物,根本寸步難行。我們三個人站在門口附近,婆婆說了幾次叫我們坐下不用客氣,場面有點尷尬。最後我們還是接受了婆婆的好意,在床和雜物間找了空位坐下。

「謝謝你們來,打攪了真的不好意思。」她說。
別客氣,我們說。我們第一次來這屋邨,想聽聽你的故事。
「我已經八十多歲了。」她說。「從前住在石峽尾的臨時房屋,之後到灣仔的木屋區那邊。有一天木屋區冒出烈焰濃煙,火沒辦法走出去,將住的地方燒燬了。後來又搬過幾個地方,幾年前被安排到這裡。一住就住到現在了。」
「看上去你一點也不像八十多歲。頭髮還很黑,樣子還很好看。」
「別逗我了。」婆婆笑著說。
屋裡多個地方放了玩具車、遙控器和其他電器的東西,卻沒有女生玩的娃娃。由於太久沒有清理的關係,上面積滿了麈埃。我們拿起兩件玩具車,用廁紙嘗試把麈埃抹去。
「怎好意思呀。」她說。
「你喜歡玩具車的嗎?」
她點點頭。「不知為什麼,就是喜歡玩具車。在雜貨店看到就想買下來。可能是因為從小希望自己擁有一輛車子,卻又沒有這樣的機會。」她指著外形像反斗車的黃色玩具車,說最喜歡就是這個。
「那從前你在什麼地方工作呢?」
「荃灣,當年那裡有許多工廠。我的工廠是造塑膠的,工作時間很長,有時甚至要通宵加班。社會改變了,後來工廠倒閉,我找不到工廠裡的工作,之後去做過清潔女工。現在的時代不同了,需要的是用腦有學識的人。我們上一代用勞力的,只會被淘汰...」
「不能這樣比較的。你們懂的是生活上的智慧,這是我們不能在書本上找到的。」我急忙地說。

我們逗留了大約三十分鐘後離開。

婆婆是個念舊的人。可是什麼東西也不願丟掉,住的地方只會愈來愈不夠住,出入也很危險。

我想起了從前外婆在香港仔住的家,堆放了大量不知從哪裡拾回來的雜物,發出陣陣異味。雖然是這樣,每件東西她都說是有紀念價值的。如果當時我主動去替外婆將家裡的清理好,或許會更了解外婆和香港的故事。

《拾香紀》令我看到了舊日的香港,卻缺少了外婆的足跡。

寄語
東西默默的依存,是歷史的見證

13.02.2011

Friday, 11 February 2011

禱告

星期五。溫度 17 °C 相對濕度 78 % 心情指數 67
 
放工後,我到了中環的威靈頓街。

五年前的今天,和今天一樣,爸爸媽媽都不在香港。
五年前的今天,我第一次清楚地感受到死亡是怎麼一回事...
 
大概是晚上的時間,我在銅鑼灣魚米家正吃著魚湯米線時,手提電話就響起了。
「喂,你現在在什麼地方?」電話的另一邊急速地說。那是姨仔的聲音。
「在銅鑼灣呀。」
「我要你立即來我這裡。」她說。
「什麼?」

我拿著電話望著街外人來人往。想想她說的話,手心開始冒汗。我把筷子放下,埋了單。然後在謝斐道上了開往香港仔的小巴。在到達瑪麗醫院之前,情緒就變得極不安定。說起來,那算是我在香港一個人乘車感覺到最不安的一次。

通往醫院大樓的行人路特別長。我變得不知所措,唯有拼命地往前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到達 J 座 6 樓的升降機。踏出升降機,一陣濃厚的藥水氣味。我吞一口唾液,恍惚地望著淡黃色的牆漸漸地變得深色... 我知道來遲了。

那夜,月亮在雲中缺了一小塊。



身體裡 沒有永生的細胞
皮肉再新鮮 遲早 亦注定無效
硝煙裡 讓我除去了面罩
忘掉了那響禮炮
只要望見你的相貌

即使身軀已降溫
心底始終熱情未泯
靈魂裡 能延伸

忘掉了 生死
用愛跟這世界對比
不需要抱著你 在雲中禱告 祝福你 繼續飛
逾越了 生死
當知這份愛從沒禁忌
悲中永遠帶喜
生死難忘 別忘記自己

很相信 就算帶不走我身
還是有一些 回憶 極刻骨銘心
當一切 沒法逃過了劇震
誰在瓦礫中獻吻
講永別卻那麼接近

捉不緊的有太多
這一雙手在提示我
時辰到 人如初

忘掉了 生死
用愛跟這世界對比
不需要抱著你 在雲中禱告 祝福你 繼續飛
逾越了 生死
當知這份愛從沒禁忌
悲中永遠帶喜
生死難忘 別忘記自己

不需要有著你 在雲間俯瞰 祝福你 愛自己
逾越了 生死
珍惜這份愛才是勝利
一轉眼下世紀

寄語
公公,大家都過得好,放心吧。

11.02.2011

Thursday, 10 February 2011

本性

星期四。溫度 18 °C  相對濕度 82 % 心情指數 67



看過了《非誠勿擾 II》是想寫寫裡面的故事,這畢竟是一齣不錯的電影。
然而因為思緒凌亂而導致無法繼續進行寫作。

眼前看見的是現實的真貌。
沒有起伏、重覆的調子,蘊含著低沉的飲泣。

我不相信藍天可以假裝,就正如你不相信夢話可以成真。
誰也沒有錯。我們從一開始都是那麼樣。

沒有風,很靜。過了今夜,就會換成另一天。
今天發生的事,就讓它在今天結束吧。

寄語
有了無罪的天空,鳥就可以繼續自由地飛

10.02.2011

Monday, 7 February 2011

棋戲

星期日 - 年初四。溫度 16 °C 相對濕度 72 % 心情指數 70

農曆年假的最後一天,我到了康山的 JUSCO,主要是想找一隻關於哲古華拉的 DVD《The Motorcycle Diaries》。

JUSCO 新春大割印,地面層的超級市場擠滿了掃平貨的人。我在人群中左穿右插,幾乎無法到達上面的樓層。最後找到了扶手電梯的入口向上走到二樓。在二樓的盡頭有一條天橋,連接著康怡廣場的北座,即馬路的另一邊。

從 JUSCO 走到天橋時,我看到了一個棋藝展覽。

去年廣州亞運會將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和圍棋正式納入比賽項目。對於推廣中國棋藝和中國文化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除了「三棋」之外,展覽亦展示了不少似曾相識的棋類:波子棋、鬥獸棋、軍棋、蘋果棋、飛行棋...

我一時望著面前被玻璃箱罩住的飛行棋棋盤,情緒還沒有地方安置。我想起中六時看過一本有關五子棋神童的小說。張系國的《棋王》和裡面提過的肥皂泡理論:世界上有許多的肥皂泡,每個肥皂泡裡都有一個不同的我生存著;而「我們的世界,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裡最好的世界」。

那時候我只是為了完成閱書報告,除此之外也沒有太多的想法。過了多個農曆新年之後,我的肥皂泡逐漸脹大,我對事物的理解也變得愈來愈清晰了。

我並不需要世界上最好最美最正的。「最好」就像是空氣,每刻無形地彌漫著,為我所合適的安靜的世界而存在。


《棋戲長廊》
香港康怡廣場一西下橋展廊

24.01.2011 - 17.02.2011

我以為我懷念下棋這種玩意,可是沒有太大印象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懂下棋。後來我明白,我是懷念十七歲那年,跟弟弟坐在床上一同下棋的那份情懷和天真。

雖然有點無知也不偉大,但那是屬於我們的童年回憶。小小的,幸福。

寄語
長大了,就學會了回憶
那份略帶甜的、酸的、苦的滋味

06.02.2011

Thursday, 3 February 2011

A Whole New World

星期四 - 年初一。溫度 14 °C 相對濕度 65 % 心情指數 72

庚寅虎年終於完結了。
在過去的數個月份裡有太多的意外發生,讓人想了很多事。
越想得多,就越覺得自己鑽進了一個黑洞,沒有底看不到盡頭。

曾經有人說,虎年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令人難過。
那刻我真的不太明白。

還好的是,我再次將想過的寫下來。
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膚的感應度像復原了許多。能夠暢快地將腦海裡面的寫下來。
而且我覺得自己似乎比從前寫的進步了不少。

感覺上,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這種改變,很特別的。
有點不可思議。



我不是直子。
沒有想過要別人去記住我或為我做些什麼。
我只是感激,當日提醒過我的人。

新的一年,a whole new world it will be。  

寄語
如果一切都是在意料之外無法避免的話
遇見,就是最美麗的意外

03.0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