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星期,我將山本文緒的《藍,或另一種藍》看完。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重遇從前美女的事。
這本藍色的小說就像是改編版,講一個「如果當初我作出另一種選擇,人生或許會更好嗎?」的故事。
女主角蒼子住在東京。結婚 6 年,倆夫妻幾年前已經分房睡,並各有外遇。蒼子貪圖舒適的生活,所以並沒有提出離婚。在一個人的晚上,蒼子開始懷念多年前面對結婚抉擇時的另一位。
「如果嫁的是他,那人生肯定比現在幸福很多...」
雖然是一個假設,但卻真的實現了。有一天蒼子在路上遇見跟她一模一樣的女子,也叫蒼子。她就是當年選擇了下嫁鄉下廚師的蒼子,即蒼子的分身。當蒼子 A 遇上了蒼子 B,A 忽發奇想,提出交換身份的建議。於是蒼子 B 到了東京過「自由的生活」,蒼子 A 回到鄉下過她夢想中「家的生活」。
然而,蒼子 A 之後才知道,所謂「家的生活」就是每天準備好三餐吃的、將家打掃得井井有條、等老公放工回來造飯侍候... 蒼子 A 終於知道想像跟實情有差別,想做回自己。這個時候,蒼子 B 卻不依了。於是,故事由交換身份去體驗彼此的婚姻生活,逐漸變成到蒼子 A 和蒼子 B「真身」身份的爭奪戰。是本體還是影子,都是自己,是一場自我的對決。
總有些時候,但願可以時光倒流。
其實不論我們做了怎樣的選擇,生命中總會有許多讓人無奈甚至後悔的事。
並沒有所謂「更好的選擇」,現在的很可能是最好的結果。當年放棄的,肯定是因為某某原因或叫我們承受不了的。
到了最後,結果已不再那麼重要。
重點是,在過程中是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 ─ 西門町夜晚》在玩弄時空真假。
以藝術的角度來看,真的很有意思。
寄語
選擇,只是一個機會
怎樣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 21.12.2010
有人喜歡食蘋果, 有人喜歡食橙.
ReplyDelete有人喜歡跟小朋友玩, 亦有人害怕照顧小朋友.
同一樣的事情, 沒有好與壞, 只有自己的選擇.
正如你說的,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那個才是重點.
想起幾年前的歌詞:
Gotta remember we live what we choose
It’s not what you say It’s what you do
And the life you want
Is the life you have to make
書童,
ReplyDelete你早上起來, 應該想:
起不起床晚上都要睡, 還是不要起床, 直接再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