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December 2010

古巷和紅色的日落

星期日 - 旅途中。溫度 10 °C 相對濕度 54 % 心情指數 69

第一次到韶關就是今年的冬天。古城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是廣東最北部的地級市。

出發當天是 25 日聖誕節,羅湖管制站人山人海,擠滿了過關返內地的人和他們的大包小包行李。好不容易才到了廣州南站。我持著往武漢的紅色高鐵手剪車票,上了 1358 的「和諧號」列車。從廣州到韶關需時大約 45 分鐘。

到韶關車站時天陰陰的。可能是位於市郊的地方,加上假期前將頭髮再修短了,耳朵和頸感覺特別冰冷。聽說,只有 7 度。

世事無常,有時卻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帶給人驚喜。第二天天空變得豁然開朗。陽光帶來了溫暖,也帶來了希望。

珠璣巷早在唐朝時代被用作驛站,北宋時成為了沙角鎮,是中原人移居嶺南的重要聚居地,也是百家姓文化的發源地。在迂迴的古驛道上,我看到了不同姓氏的祠堂和舊居,也找到了新建成的陳氏宗祠。

 


到丹霞山吊車站時將近下午 3 時半。排隊等候上山的人龍因為假日的關係比平日多出五倍。為了看更美麗的風景,只好跟著人龍緩緩的向前移動。到了 5 時,終於可以登上吊車。

很喜歡日落。每一次旅行,總會找個機會去看看日落。而丹霞山的日落,是中國獨有的大自然日落,跟希臘愛琴海的日落、英國康橋的日落或日本大阪的日落很不一樣。朝陽紅得特別出色,當樹叢、群山和河流也換上黃昏時的紅色,一幀立體的中國山水畫就出現了。真的好優雅。



我站在丹霞山上,空氣相當清新,覺得好像在做夢似的。
眺望晚霞的風景,我像想通了一些事。



此刻,我很想寫一封信給你。

寄語
放下、放開、放過、放懷、放鬆...

26.12.2010

Thursday, 23 December 2010

聖誕快樂

星期五。溫度 18 °C 相對濕度 81 % 心情指數 66

我在上網時,你的 MSN 短訊來了。

2010 年快完結了...

(... is typing a message.)

一切不快樂的都會成為過去...

我對中文的理解能力是蠻不錯的。不過這兩句句子卻使我呆滯了。
啊... 我合上眼,沉默了一會,再將眼睛張開。

你的問題我不是刻意不回答的。也許,
我是一個很麻煩的人吧。

近來兩個月有不少人向我推介蘋果 iPad 和 Sony netbook 上網有多好,我依然保留 56k 電腦。我的電腦沒有能力看到高清解象的 MV,也沒有能力玩最潮的 apps games。對於不同的 requests,它花了很長時間去解讀和執行任務。同一時間過多的 requests ,甚至會出現 hang 機的情況。系統實在承受不了。最後,我唯有選擇把電腦暫時關掉。可惜嗎?也不能算是可惜,大概我已經接受這個事實。

放假前夕再到髮型屋一趟,順便跟髮型師說一聲「聖誕快樂」。
他很快發現了我,而且感到高興。

「雖然說大部分的男生喜歡長頭髮的女孩,不過你是例外的。」他一面替我吹頭一面說。
「這是你的功勞吧。」我說。
「短髮的你真的很好看,很 charming。」

讚美的說話誰不愛聽。
我望著鏡子裡的自己,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那天有朋友問我今年的聖誕願望。坦白說,我不知道。
還是把它轉贈給你好了。

寄語
斯里蘭卡之旅一定會順利的,保重啊。

24.12.2010

Tuesday, 21 December 2010

藍,或另一種藍

星期二。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75 % 心情指數 68

經過一個星期,我將山本文緒的《藍,或另一種藍》看完。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重遇從前美女的事。
這本藍色的小說就像是改編版,講一個「如果當初我作出另一種選擇,人生或許會更好嗎?」的故事。

女主角蒼子住在東京。結婚 6 年,倆夫妻幾年前已經分房睡,並各有外遇。蒼子貪圖舒適的生活,所以並沒有提出離婚。在一個人的晚上,蒼子開始懷念多年前面對結婚抉擇時的另一位。

「如果嫁的是他,那人生肯定比現在幸福很多...」

雖然是一個假設,但卻真的實現了。有一天蒼子在路上遇見跟她一模一樣的女子,也叫蒼子。她就是當年選擇了下嫁鄉下廚師的蒼子,即蒼子的分身。當蒼子 A 遇上了蒼子 B,A 忽發奇想,提出交換身份的建議。於是蒼子 B 到了東京過「自由的生活」,蒼子 A 回到鄉下過她夢想中「家的生活」。

然而,蒼子 A 之後才知道,所謂「家的生活」就是每天準備好三餐吃的、將家打掃得井井有條、等老公放工回來造飯侍候... 蒼子 A 終於知道想像跟實情有差別,想做回自己。這個時候,蒼子 B 卻不依了。於是,故事由交換身份去體驗彼此的婚姻生活,逐漸變成到蒼子 A 和蒼子 B「真身」身份的爭奪戰。是本體還是影子,都是自己,是一場自我的對決。

總有些時候,但願可以時光倒流。
其實不論我們做了怎樣的選擇,生命中總會有許多讓人無奈甚至後悔的事。
並沒有所謂「更好的選擇」,現在的很可能是最好的結果。當年放棄的,肯定是因為某某原因或叫我們承受不了的。
到了最後,結果已不再那麼重要。
重點是,在過程中是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 ─ 西門町夜晚》在玩弄時空真假。
以藝術的角度來看,真的很有意思。

寄語
選擇,只是一個機會
怎樣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

21.12.2010

Sunday, 19 December 2010

永久保存

星期日。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68 % 心情指數 68

星期六是個晴朗的日子。
下午和歷史系出身的朋友約好,一起到位於荷李活道的前中區警署看香港最早期照片展。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好的關係,街上的人臉上都露出一絲快樂的表情。



Canon Presents First Photographs of Hong Kong
Former Central Police Station Compound
10 Hollywood Road, Central, Hong Kong

Exhibition Period:
27.11.2010 - 27.12.2010

展覽展出的都是香港最早期的照片。從前拍攝是洋人或專業攝影師的特權。華人在他們眼中,一點價值都沒有。鏡頭下早期的香港歌舞昇平,有美化的海旁大道,拱廊樓宇矗立,加上陽光海灘;卻找不到中了天花瘧疾的水兵或落寞酒醉街頭的痕跡...

攝影很多時候是為了紀錄,但也有時候是為了記下感覺,對抗忘記有發生過的。
不管是拍景、拍人、拍動物還是自拍也好,一點不能否認的,是照片所拍的反映了拍攝者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的想法。

朋友問我喜歡拍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說:「景物和動物吧。我很少拍人的。」
「那你有滿意的作品嗎?」
「也算不上是什麼作品,反正只是自己喜歡拍而已。」我說。「不過認真地找的話,滿意的都是有故事的。」



前警察宿舍以紅磚建成,不時有鴿子停留、飛過。
我在地面,牠們在屋簷上。我靜靜地一直仰望十多分鐘,為白色和黑色鴿子的動作著迷,甚至差點忘記了朋友的存在。
情景隱隱散發著美麗,有點不可思議。我拿著相機把牠們拍下,鎖定了感覺。



忽然之間,我想起了你。
這個送給你。

寄語
我伸出雙手嘗試去載住陽光,手心瞬間溫暖起來
天氣,真的回暖了

19.12.2010

--------------------------------

前中區警署建於 1864 年,是一座有三層高的古典式建築。過去曾經是香港警察總部及中區警區的警署,直至 2005 年警隊將其交還給政府,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在活化計劃完成之前,暫時用作非弁利的文化藝術展覽場地。

作為文物保育,不只是保存一件藝術實物,當局有責任保存和發揮其原本的文化價值。但願賽馬會的活化計劃真的能夠將古蹟建築活化成藝術文化集結地,讓更多人知道從前的歷史,就像舊牛奶公司倉庫和舊鯉魚門炮台修建而成的藝穗會和香港海防博物館一樣。

Wednesday, 15 December 2010

感受生活

星期三。溫度 12 °C  相對濕度 95 % 心情指數 67

對我來說,放假是叫人愉快但痛苦的事。
放假前會盤算著如何充實難得的假期,到這到那;然後到放假那一天,就開始作病,之前預想的那些被逼取消。
雖然如此,放假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比起只是 0845 到 2000 的辦公室工作來看,放假的意義實在太大了。



星期一的中午,我穿著最平凡的服飾:白色 T-shirt、深藍色牛仔褲配灰色平底便鞋加上斜背包,登上往灣仔的巴士。
不用上班的我坐在巴士上層,聽著歌,看著窗外倒車的東區走廊,炮台山的橫街,中央圖書館和銅鑼灣的十字斑馬線人來人往。
有一段時間沒有呼吸到閒暇的空氣了。感覺真好。

我在灣仔油站下車,慢慢往中環方向走。到了永豐街,我往左拐沿著石階往上走。
到了 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 的門口,一個不算太大以白色為主的藝術廊。
所謂藝術就是一種傳達。藝術家為了表達他們心裡的,透過油畫、雕塑、攝影、聲音、影像和其他來傳達。To feel, to sense, to perceive, to experience,透過個人感覺去溝通。意在言外,唯心可通。

置身佈滿相片、影像的空間,我望著黑白錄影十多分鐘,重播又重播。
人聲夾雜海浪聲。閉上眼,感覺如同跟著一起去探索北極一樣。
面對大自然的無常天氣,漆黑中,人變得很渺小。



At the Beginning North was Here
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
1/F, 18 Wing Fung Street, Wan Chai, Hong Kong

Exhibition Period:
10.09.2010 - 31.12.2010

有一次,補習學生問怎樣才能寫好的抒情文章。

「感應,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世界。」
他裝出明白的樣子,望著我。
「每天生活中發生的事,每一分鐘都可以。」
「早上起床上學?」
「上學途中見到的人和事。」
「還有呢?」
「同學間的話題,測驗完後的心情,放學後在籃球場打球也可以寫。」
「這麼簡單?」
然後我笑了。

當然不只這樣。然而能夠將情節和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記下抒發出來,無疑是個好的開始。
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文字,就比較容易有感染力,叫人產生共鳴。 

大約過了 40 分鐘,我開始覺得不對勁。
我是想再多留一會,但是沒有用。大概是感冒菌作祟,其實一直都未好過。
我離開了藝術廊回家,也結束了我一天的假期。

寄語
天氣寒冷,保重身體
期待下一次的一天假期

15.12.2010 

Sunday, 12 December 2010

非誠勿擾

星期日。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85 % 心情指數 69

因為有人推介,我透過 You Tube 看了一輯《非誠勿擾》。

當初聽到《非誠勿擾》,還以為是馮小剛執導的那部賀歲喜劇電影,後來才知道是個由江蘇衛視製作的 speed dating 真人 show 節目。想一想,其實名字也沒有改錯。電影是講述一個海歸回國徵婚的故事,節目大概是從故事裡取出靈感,演化成婚戀交友的公開平台。

節目中有 24 位單身女生以亮燈和滅燈的方式來決定上台的男嘉賓去留。透過「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愛之終決選」、「男生權利」等環節,決定了男女嘉賓是否速配成功。

我在想像:假如我是男生,站在 24 位女生面前,對著廣大觀眾讓人評頭論足,感覺怎樣?

不管參加者有多少是真還是假,坦白說,我都很難從中挑一個合眼緣可以交深的女生。這些速配根本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另一個人,然後作出選擇。我不說真愛。只是,我不太相信在這種環境下會找到可以維繫的關係。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過:

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得重複無數次,我們就會像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那樣,被釘在永恆之上。在永劫回歸的世界裏,每一個動作都負荷著讓人不能承受的重責大任,但在這片背景布幕上,我們的生命依然可以在它輝煌燦爛的輕盈之中展現出來。

可『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可是在世世代代的愛情詩篇裏,女人渴望的卻是承受男性肉體的重擔。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最激越的生命實現的形象。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越真實。

那麼,我們該選哪一個呢?重,還是輕?

戀愛的日子總是叫人輕飄飄。不少人對愛情曾經有過憧憬,也勇敢的去愛過別人。幻想過,那天如果你背著我下山,我就願意跟你一世。只是,當時間長了,關係就會越來越貼近地面,感覺也越來越實在。

後來發現,我們以為『輕』的東西可能比『重』更加『重』。
而我,選擇了 option C。

兩個人在一起,有太多的因素。
愛可以很簡單。但有結果的,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寄語
別想得太遠,就會找到貼近地面的啟示

12.12.2010

Sunday, 5 December 2010

天梯

星期六。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81 % 心情指數 71

十二月的第一個周末,我跟老朋友去清水灣行山。
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他依然充滿正能量。

山徑起初都是陡斜的石階。在森林中,我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只有不斷向上走。
朋友總是不停的鼓勵我,美麗就在不遠處。
沿途我跟他說起天梯的動人故事。



當站在高處,回望清水灣一帶,藍天、白雲和藍綠的海,實在值回票價。

朋友站在我身旁,溫柔地說:「你要活得快樂,知道嗎?」
我思考片刻後,說:「I'll try to be...」
「今天快樂嗎?」
「嗯,也不錯。是近來最好的。」我輕輕微笑點頭。
「真的嗎?」他露出喜悅的表情,接著問:「心情指數幾分?」
「應該超越 70 吧。」我說:「大自然真的很美。」
「是呀,可以讓你放鬆,暫時忘掉煩惱。」

每天重複相同的日子,重複面對相同的人,重複做相同的事情,或許生活會變得枯燥、乏味,但這也是真正的人生。
人生並不可能永遠快樂和有驚喜,但我們可以去感受,為它添上顏色,從平淡中變得不平凡;不幸中變得有意義。

享受生活,並不一定要行街、睇戲、食自助餐。香港也有許多美麗的大自然景色。
我望著深藍的海,墮進那片寧靜。
此刻,我感動。



你在山上說的話和下山的那段路,我不會忘記。
謝謝你的心思。

寄語
別人的關心並非必然
為了對自己好的人,要懂得感激,變得堅毅

04.12.2010

--------------------------------

四十年代的重慶,六歲的他認識了比他大十歲的她。
十六歲那年他跟她說:「讓我照顧你一生一世好嗎?」
為了避開俗世眼光,他們遠離塵世到深山定居,過著艱苦但快樂的生活。
因為怕妻子受傷,他決定用雙手開墾石級,花了五十多年的時間,鑿出一條六千多級的石梯。
故事主人翁劉國江先生於 07 年與世長辭,他的妻子決定留在山上,與天梯廝守終老。

Wednesday, 1 December 2010

不太習慣

星期三。溫度 20 °C  相對濕度 85 % 心情指數 66

放工後一個人在街上穿來插去。
在銅鑼灣,天黑後都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

我從店舖櫥窗玻璃反光中看到自己。
眼眸裡出現一個問話符號。



的確,一點都不可愛。

寄語 
為什麼人總在脆弱的時候
想逃離世界以外

01.12.2010